馬法坤,男,46歲,中核檢修有限公司海鹽分公司鉗工技師,轉機高級工作負責人。他憑借著精湛的專業技術和嚴謹的工作態度,從一名普通的鉗工到公司機械維修帶頭人,從學徒到“全國技術能手”,他用近30年的執著,詮釋著“責任與品質”,在平凡中追求卓越。
精致精細,執著專一
1989年5月年輕的馬法坤來到了中國核電發源地秦山,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核電鉗工,零基礎的他,從認識專業工具學起,在廠里請教老師傅,回到家里看《鉗工必讀》,勤學苦練的他很快就成為骨干,熟練掌握了鉗、車、銑、刨、磨等技術,成為了機械加工制造方面的通才,在公司舉行的技能比武中脫穎而出勇摘桂冠。
機械檢修既是一個體力活,也是一個細致活,不僅要能吃苦,還要肯動腦。他用自己靈巧的雙手把圖紙上一條條錯綜復雜的線條變成一個個立體的零件,再把雜亂無章的零配件組裝成有“靈性”的安全運行設備。他善于觀察,勤于動腦,用自己“望聞問切”的絕活兒“醫治”故障機器,對存在缺陷的設備積極開展技術革新和小改小造。他拿到一份圖紙、施工方案總是仔細研究,努力實現工作流程、檢修工藝的統籌安排,以提高設備檢修質量,節省檢修時間,保證設備的運轉率。很快馬法坤在風機、空壓機、閥門等機械維修方面表現出了精湛的技藝和出色的業績。
核電檢修需要應急響應,經常面臨緊急搶修。當大家還沉浸在過年的喜悅中時,他接到緊急通知,一臺解體完成的大型單級離心泵在試驗過程中,泵非驅動端軸與軸承端蓋磨擦產生火花并發出異常聲音。他迅速趕往現場,仔細觀察故障設備,很快就準確判斷出了故障原因,原來是驅動端兩個軸承方向安裝有誤。因時間非常緊迫,為了能滿足國家核安全局要求的大修時間窗口,馬法坤帶領他的工作組成員對設備進行了重新解體、回裝,連續奮戰兩個晝夜,最終由他回裝的故障設備試驗一次成功,電站的領導和工程師們都向他伸出了大拇指。
他用創效“絕技”變廢為寶。有一臺捷克斯洛伐克進口的車床(加工直徑ф800mm,床身長6m),床頭箱內部存在嚴重的腐蝕現象,軸承全部銹死,齒輪無法正常運轉,軸體表面存在嚴重缺陷,所有人都認為無法修復只能報廢。但馬法坤沒有放棄,他大膽地提出對設備進行全面解體,找出腐蝕原因重新修復使用。他經過對設備幾日的研究,編制出了一套詳細的解體方案,決定對設備內部的軸承全部進行更換,對所有的齒輪和軸體進行表面除銹修整,對箱體內部作徹底的清理,使用這臺原本將要廢棄的車床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崗位”,而且依然能達到其原有的加工精度,為電站挽回了數十萬元的損失。馬法坤超強的技藝又一次得到了驗證,也又一次為公司贏得了榮譽。
技能高超,大膽創新
正所謂“藝高人膽大”,馬法坤就憑借著自己高超的技能經常干出“大膽”的事。
在一次對秦山一廠風機檢修時,因設備老舊,軸承箱的潤滑油密封是采用羊毛氈手工剪制而成,對潤滑油的密封效果很不理想,在主軸處有滲油現象,油位降低導致該風機的軸承多次燒損。當馬法坤對設備進行檢修時發現了這一問題,經過研究,他提出增加兩道骨架來改造軸承機械密封壓蓋的想法,當時大家都很擔心,如果改造失敗風機回裝出現問題那可真不是小事,但馬法坤自信地對大家說:“我把核電站的安全看得比我生命還重,請你們相信我吧!”他成功了,因為他的改造,軸承箱的機械密封性能得到了大大提高,減少了設備檢修頻率,保證了設備安全可靠運行。
秦山二廠循環水系統鼓形旋轉濾網反沖洗水泵是一臺多級深井立式大型水泵,深度達到二十一米,重量達2噸左右,振動值隨著海潮工況的變化經常超過限定值3.5mm/S。對此也檢修了很多次,但都無法徹底解決振動值超限問題。于是工作組把馬法坤請到了現場。他首先研究設備圖紙和流程圖,根據測出振動數據報告來分析原因,很快他發現是電機與泵產生的共振造成振動值超差。于是他又大膽地創新,在電機與機座之間加了一層制作好0.5mm的青稞紙墊片,使它們中間形成軟連接,不讓電機與機座產生共振,這樣可以大大降低振動值,因為反沖洗泵介質是海水,比較潮濕,而青稞紙容易腐爛,他又在青稞紙上涂上一層黃油來增強耐腐蝕性,當他檢修好設備回裝后,試驗一次性合格,振動值達標,問題從此解決。
這些技術革新貫穿于他工作的始終,經他手檢修過的機器設備不計其數,人們也常稱他為“巧手坤哥”。
超越自我,永不言敗
“要干就干最好!”這是馬法坤工作的原則。公司首次承接電站泵房暗渠內閥門和應急消防水系統閥門檢修工作時,為了確保任務的順利完成,首選馬法坤作為工作負責人來完成此任務。這對馬法坤來說也是一次挑戰,因為他也是第一次接觸此類型的閥門,但他暗暗對自己說:“技術學習永無止境,只有不斷超越自己才能取得更大的進步”。工作中他從原有的圖紙入手,仔細研讀,把每臺閥門的結構和類型區分開,完全掌握零部件的數量與安裝位置,做到心中有數。在檢修過程中他發現止回閥閥座和閥瓣的密封面都已經被海水沖刷成一片一片的深槽,不能起到密封效果。他提出把閥座和閥瓣采用補焊的方式進行恢復深槽,閥瓣焊接完成再對密封面加工。閥座一般用研磨機研磨密封面,而電站內沒有這么大的研磨機,于是他自己用塑料板加工了一塊平板(ф850mm),在平面上抹上紅丹粉,把有紅丹粉的塑料板靠在密封面上用錘敲打背面,閥座密封面有紅丹粉的地方作為高點,再用磨光機拋光打平,直到密封面符合要求。從下料到加工到打磨到回裝,這一切都是完全靠馬法坤用雙手一點點完成的,當回裝后的止回閥經過多次試驗都無內漏,確認檢修成功后,在場的所有人都歡呼了,紛紛祝賀并贊揚著馬法坤,而忠厚老實不善言詞的他只是重復著一句話“這是我應該做的”、“這是我應該做的”……
不懈余力,薪火相傳